寒假結束了,總是伴隨著“開學綜合征”而來。 朋友說,孩子不想開學,她安慰道:開學了就能與好朋友天天見面玩耍了,應該很開心呀。結果孩子說,她在學校沒有好朋友。這個安慰反而弄巧成拙了。 許多家長把重心放在孩子的學習上,對于孩子的適應環境、調節自我狀態等方面相對忽視。其實,同伴關系的發展對于學齡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。 研究發現,與有好朋友的同儕比較起來,在學校交不到朋友的孩子不僅學習意愿較低落,學業成績較差,受到同學排斥和拒絕的經驗更多。 上述這位朋友是二胎家庭,平時基本上就圍繞著兩個孩子轉,倆孩子手足之情倒是發展的不錯,但也缺少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接觸的機會,交友比較被動。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? 家長總會希望孩子有好人緣、走到哪里都受歡迎、擁有很多好朋友。因此,當聽到孩子說在學校沒朋友時,很容易會擔心、焦慮。 心系孩子的人際關系固然好,但也不必拿著放大鏡過度放大問題,別一直問孩子“你有沒有交到好朋友???”“今天下課跟誰一起玩?”這在言語之中會給孩子更多無形的壓力。 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不同,有的孩子天性內向安靜,不喜歡交太多朋友,也沒有造成生活困擾和情緒問題,這時候家長也不用過度介入或干預。 但是,如果孩子自身對社交感到困擾,因為沒有朋友感覺孤單、不受歡迎或被冷落,那么家長就有必要教給孩子一定的社交技能。 幫助孩子建立對自我的正確認知 電影《奇跡男孩》的主人公奧吉,由于天生臉部畸形,做過27次手術,從小在家跟著媽媽自學。五年級才第一次踏入校園。特殊的外表讓他受到眾人排擠與嘲笑。 伴隨著嚴重的社交困難,一開始奧吉選擇每天帶著“頭盔”去上學,躲避別人異樣的目光。在家人持續的鼓勵與情感支持之下,最終學會正視自己、轉變心態,勇敢去融入校園。 第一天上學回來,奧吉哭著問媽媽: 我為什么一定要這么丑? 媽媽溫柔又真誠對他說: 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有印記,它們就像一張張地圖,告訴別人我去過哪兒,經歷過什么,相比其外表,只有我們的內心才會指引通往未來道路的方向。 當奧吉過度依賴頭盔,爸爸把頭盔偷藏起來后,被奧吉知道時,爸爸說: 雖然你不是很喜歡它,但我喜歡。這是我兒子的臉。我想看我兒子的臉。能原諒我嗎? 當奧吉因聽到好朋友背后說他壞話而傷心氣憤時,姐姐分享了自己與好友關系破裂的傷心事來安慰弟弟: 上學就是這么真實,甚至會很糟糕。人是會變的。如果你想當普通小孩奧吉,這就是規則。 在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時,及時給予孩子鼓勵與支持,引導孩子進行自我調節,朝著更正面的方向去思考。 人際發展與情緒和認知發展相輔相成,幫助孩子建立對自我的正確認知,有利于發展出積極的社交情緒能力。 提供孩子發展社交的技能方法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,不只要給孩子力量,還要給他們方法。 臺灣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提出了“交友333原則”: 01 幫助:每周助人3件事 如,關心同學、幫同學解題,或是協助拿取物品等。家長可透過鼓勵或是身體力行來教導孩子助人的方法和重要性。 02 分享:回家相處30分鐘 家長每天抽出30分鐘,認真傾聽孩子分享學?;蛏钪杏龅降拇笮∈?,鼓勵孩子表達感受與想法。 03 邀請:3人一童趣交友 家長多鼓勵孩子主動去邀請朋友們共同游戲或參與活動,展現熱情與親切是跨出友誼的第一大步。 圖&封面/源網絡